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是一家集軍工制造,金融投資、房地産開發、新能源研發制造投資運營等産業爲一體的綜合性企業集團公司

山東培育壯大5大新能源産業聚集區 看看濟南占幾席


發布時間:

2018-10-11

  9月21日,山東省政府發布《山東省新能源産業發展規劃(2018-2028年)》,要求各地各部門認真組織實施。其中明确:
  培育壯大5大産業集群
  依托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充分發揮各自區位優勢、産業優勢、技術優勢,實施重點區域培育發展戰略,加快推進科技創新,推動人才、技術、資本等各類生産要素快速聚集、高效整合,着力培育壯大5個核心競争力強、産業層級高、産業鏈條完整、特色優勢突出的新能源産業聚集區,有力帶動全省新能源産業高質量、規模化、集群化發展。
  1、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
  以濟南、濰坊、聊城爲重點,支持骨幹企業做大做強,加快發展新能源高檔客車和載貨車以及環衛、醫療、園林等行業專用車,形成完整的産業鏈條,打造全國一流的節能與新能源商用車生産基地。
  以青島、淄博等爲重點,發展新能源乘用車項目,促進新能源乘用車提升檔次、快速發展,實現傳統汽車與新能源汽車轉換接續,建設全國重要的新能源乘用車生産基地。
  以青島、淄博、棗莊、濰坊爲重點,加快突破技術瓶頸,大力發展純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建設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生産基地。支持淄博市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用高性能電機,擴大生産規模,建設先進電機産業裝備生産基地。
  2、核電裝備産業集群。
  以濟南、煙台、威海爲重點,着力發展百萬千瓦級及第三代、第四代核電裝備研發制造,圍繞華龍一号、AP1000、高溫氣冷堆、海上浮動堆等相配套的核電用鋼制安全殼、結構模塊、設備模塊、一體化堆頂組件、核電法蘭、鑄造主管道、壓力容器、穩壓器、主泵泵殼、核燃料處理設備等核電關鍵設備,強化自主研發能力建設,壯大産業規模和競争實力。支持煙台國家級核電研發中心和核電領域檢驗檢測中心、濟南核電材料及核壓力容器基地、威海核能利用國際創新示範園建設,穩妥推進海上清潔能源綜合供給平台、低溫供熱堆等核能綜合應用項目,打造世界知名的集核電材料研發、核電裝備制造、核電站建設與運維、中低放核廢物處理、核設施退役後處理、核能多領域應用等于一體的核電産業集群和核技術創新集成基地。
  3、智能電網及儲能産業集群。
  依托濟南、泰安,着力發展特高壓及超高壓輸變電設備、智能變電站成套裝備、智能配電網成套設備、用戶端智能化成套裝備等裝備研發制造,打造千億級特高壓輸變電設備産業基地。支持濟南、青島、淄博、煙台、棗莊、東營等市,加快發展輸電線路在線監測設備、電網信息智能傳感檢測技術及裝備、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電站智能清洗機器人等高端裝備,打造清潔高效發電設備、高壓輸變電設備、智能配電設備等研發生産基地。加快建設國際先進的高端輸變電及智能電網裝備制造基地。
  4、氫能産業集群。
  以濟南、青島、濰坊爲重點,立足前沿、打造尖端,綜合推廣利用氫能源。積極推進濟南“中國氫谷”建設,推動氫能制備、儲運、加氫基礎設施和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以及關鍵材料等方向領先的中央企業在山東省落戶。依托濟南、濰坊等市骨幹企業,建立氫燃料電池創新中心,加快突破核心技術,盡快實現産業化,建設氫燃料電池汽車産業相關的動力系統、核心部件及關鍵零部件生産基地,力争在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上走在全國前列。
 

行業新聞
氫動能客車


  5、海上風電制造與應用産業集群。
  以青島、煙台、東營、濰坊、威海、日照、濱州等市爲重點,圍繞海洋強省戰略組織實施和“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規劃建設,加快推進6兆瓦、8兆瓦及以上大功率海上風電設備研制及使用,帶動相關配套裝備産業發展,建設高端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基地。支持蓬萊争取國家級海上風電檢測基,帶動風機制造、海洋裝備、技術研發等全産業鏈協同發展。按照試點先行、有序推進的原則,科學推動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支持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波浪能、潮流能等融合發展,形成産業發展與推廣應用相互配套、協同發展的建設格局。
  組織實施5大重點工程
  圍繞培育新能源領域新動能,紮實推進創新能力提升、質量品牌建設、産業與應用融合示範、區域能源轉型示範、“互聯網+”智慧能源等5大重點工程,有效支撐新能源産業健康持續快速發展。
  1、創新能力提升工程。
  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效整合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服務機構以及骨幹企業等優勢單位資源,圍繞新能源汽車、核電、儲能、氫能、海洋能等關鍵領域培育創新載體,搭建一批對全省新能源産業發展具有引領帶動作用的高層次公共技術創新服務平台,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加快推進山東煙台國家級核電産業技術創新平台建設和運作機制搭建,打造開放共享的産業技術創新平台。突出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支持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工業設計中心等平台建設,加快建設以企業爲主體、市場爲導向、産學研結合的創新體系,加速技術成果産業化。到2022年,力争打造3-5家全國領先的新能源産業技術創新平台;建成5-10家産學研合作的省(國家)級創新中心,并引導其建成集共性技術研發、業态模式創新、人才引進培養、成果轉化等職能爲一體的綜合性創新載體。
  2、質量品牌建設工程。
  深入實施質量強省和品牌戰略,完善新能源企業産品質量标準體系,提升企業質量控制能力,加強品牌培育,支持優勢企業做大做強。引導企業實施質量提升計劃,推進企業加強技術研發、成本控制、營銷服務等能力建設,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建設質量動态評價系統,持續提升産品品質和服務能力,增強企業産品綜合競争力。圍繞新能源重點領域及前瞻産業,加快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術、形成規模優勢的新品牌。實施“專精特新”工程,培育“單項冠軍”,培育一批主營業務突出、競争力強、成長性好的特色品牌。推進“山東制造”品牌建設,加強品牌文化内涵設計推廣,強化産品質量标準提升,推動新能源産業“山東制造”向“山東質造”轉變,全面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品牌高端提價值。
  3、産業與應用融合示範工程。
  圍繞加快新能源推廣應用與提升新能源裝備制造水平,推動技術、資本、人才等各類要素在一定區域内集聚,加快産業鏈向上下遊延伸,提高産業區域配套水平,提升新能源裝備制造與開發利用一體化水平,打造産用融合發展示範區,實現應用促進産業、産業支撐應用良性發展格局。聚焦山東省未來核電、海洋能綜合利用、氫能、海上風電等新能源發展重點領域,依托重點園區、重點企業和重大技術平台,着力打造産城融合、産用耦合、産研結合、多位一體的現代化新能源融合示範區。
  4、區域能源轉型示範工程。
  以新能源示範城市(産業園區)、綠色能源示範縣既有工作爲基礎,在可再生資源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管理有基礎、經濟承受能力強的區域,通過統籌規劃、優化設計、系統集成、體制機制創新,因地制宜實施傳統能源與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協同開發利用,擴大可再生能源在區域供熱、供電、供氣、交通、建築等各領域的應用,顯著提高區域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促進區域能源生産和消費轉型升級,逐步建立适應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技術路徑、商業模式、管理模式和政策體系。
  5、“互聯網+”智慧能源示範工程。
  以青島中德生态園、濟南積成工業園、泰安泰開工業南區等國家級新能源微電網、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範工程爲引領,在産業園區、大型商務區、大學城、交通樞紐中心等重點區域,加強終端供能系統統籌規劃和一體化建設,通過可再生能源發電、儲能技術、冷熱電三聯供和微電網等集成應用,探索發輸儲配用一體化的技術應用和商業運營模式示範,同時強化能源需求側管理,推動新能源就地生産和就近消納,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效率。圍繞促進新能源消納,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性穩定性,積極推進不同技術類型、不同應用場景儲能示範項目建設,促進儲能技術進步和産業發展。加快推進“互聯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圍繞用戶需求,集成電網、企業、交通、路況、氣象、安全等各種數據,建立電動汽車用戶綜合服務系統,提供充電導航、狀态查詢、充電預約、費用結算等服務,拓展平台增值業務。
  來源:東嶽客 山東省政府網